漳平法院全流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2023-08-07 01:26:40 来源:互联网

聚焦“抓三端” 织密“和谐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漳平法院全流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本网见习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郑雨柔 吴乐

今年以来,漳平法院立足“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着力构建“12650”诉源治理工作模式,从前端、中端、后端持续发力,全流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截至目前,受理案件数同比下降10.79 %,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前端——

凝心聚力,打造诉前“调解网”

“希望驻点法官坚持需求导向,将工作室建设成司法资源向村居下沉的平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便捷的家门口司法服务需求。”全国人大代表陈东海出席漳平永福西山村居法官工作室挂牌仪式时表示。

4月6日,漳平法院根据“一村(居)一法官”工作机制要求,在永福西山村挂牌设立漳平市第一个村居法官工作室,标志着漳平法院将前移“服务端”,快解“群众事”。

“法官你评评理,领居家的狗闯入我的花棚,把我的花都糟蹋了,我还怎么卖钱?”

“法官,有人欠我钱,五年了还不还,我该怎么办?”

早上8点,村居法官准时“摆摊”,来咨询的村民纷纷诉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法官认真倾听、耐心解答,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

“我们老百姓不熟悉法律,也害怕进法庭,现在有了这个法官工作室,方便多了。”西山村村民说。

漳平法院总结推广第一个村居法官工作室经验做法,全面部署“一村(居)一法官”,安排24名法官、15名法官助理全方位覆盖190个村居法官工作室,落实“八大员”责任,打造“漏斗式”诉前调解网。今年以来,村居法官共调处各类型案件58起。

中端——

对症下药,打造高质“裁调网”

日前,漳平法院组织召开诉源治理工作分析会,通过数据分析比对发现,每个地区的案件类型略显不同又各具特点,于是村居法官根据各地区实际展开热烈讨论,最后商定诉源治理下一步工作计划——打造类型化村居法官工作室。

经立案庭整理细化,最终敲定重点打造涉企纠纷、物业纠纷、林地纠纷、电商纠纷调处四类村居法官工作室,实现以类促调,以类减量。

“法官,这种款式的花我已经申请了专利,但是最近我发现好几家电商都开始模仿我卖这类花。”漳平市永福镇是中国杜鹃花之乡,也是全国最大的盆栽杜鹃花生产基地。

村居法官收到花农诉求,立即联系永福政府和花卉协会,通过多方寻找,当天就锁定侵权的花农并与他们取得联系,一方面通过电话反复释明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组织邀请司法所干部、特邀调解员上门协商。最终,在清楚利害关系以后,花农当即下架侵权的盆栽。这起纠纷得到快速高效化解。

近几年,电商兴起,在政府带领下,当地花农也都纷纷开起了自己的“网上小店”。“网上小店”虽然拓宽了销路,但也因此产生了许多矛盾纠纷。

村居法官为此专门打造“电商纠纷调处”村居法官工作室,为花农开辟“绿色通道”。

末端——

定分止争,打造社会“治理网”

“一家老小都指着我的工资,感谢你们帮我讨回公道。”今年4月,小李火急火燎冲进工作室,语气着急,没头没尾诉说着他的诉求。

原来,小李是一名挑沙工,辛苦劳作一天也只能拿到微薄的工资,且家里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老婆身体不好没法干活,全家都指着他生活。3月,他照常挑沙,可却迟迟未收到工资,多次拨打老板的电话却没有人接。亲戚给出主意,让找村居法官帮忙,他这才跑到村居法官工作室。

村居法官了解清楚案件基本情况后,立刻召集全国人大代表陈东海、“理事公”前来参与调解。陈东海利用“理事公”调解功能,充当起“大家长”,从诚实守信、睦邻友好等村规民约出发,融情于理。村居法官打好配合,从法律规定等刚性约束入手,剖析利害关系。

通过多方联动、刚柔并济的调解方式,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小李当场拿到了劳动报酬。

漳平法院立足本土资源,地域特色,广泛吸纳代表委员、村干部、行业专家等调解力量,将“理事公”“三杯茶”等品牌融入调解工作,不断壮大解纷力量,构建“无缝式”社会治理网。

“漳平法院将不断完善‘12650’诉源治理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村居法官工作室’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司法服务,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漳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游庆生表示。

标签:

MORE >最新资讯

15037178970

MORE >婚姻法

Copyright 2004-2022 zhaofa.com.cn 版权所有   邮箱:434 922 62@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3000331号-27 有害信息举报